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徐秦法、鄭玉琳(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打破了西方傳統碎片化的民主敘述模式,用新的、宏觀總體的敘述方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實踐進行理論總結,展現真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樣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基于中國民主實踐的理論敘述,是基于人民愿望的哲學表達,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為人類民主事業發展探索了新的路徑,為豐富和發展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的民主是一種可欲的民主。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中國的民主不是解釋細節,而是解釋脈絡;不是解釋小節,而是解釋大局;不是解釋小的波動,而是解釋大的趨勢。首先,中國的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中國的民主扎根于中國土壤、內嵌于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價值旨歸,包含科學有效的制度程序和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是可操作的真實民主。其次,中國的民主是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的統一。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狹隘的選舉民主,不是為了獲得選票的工具民主,它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民的實際參與,關注人民的真實需求,取決于人民的總體評判。全體人民在平等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享有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是可踐行的真實民主。再其次,中國的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建立健全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構建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在各項制度建設與國家治理過程中充分重視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實現了國家高效治理和社會穩定和諧,是可落實的真實民主。
中國的民主是一種可得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廣泛真實管用的民主,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既體現了民主理念和價值追求,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首先,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效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和最高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其次,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參與渠道。從城鄉社區里的村(居)民議事會、村(居)民論壇、民主懇談會、民主聽證會到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進社區,從“小院議事廳”到“板凳民主”,從線下“圓桌會”到線上“議事群”,隨著基層民主生活如火如荼開展,人民可以通過網絡、電話、書信等平臺表達對國家大政方針、社會治理和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意愿和呼聲,通過參與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人民的意志在立法中得以體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施行,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為人民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法律支持,從而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與人民意愿相統一,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為中國的民主發展提供了適應性路徑。
中國的民主是一種可行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束之高閣的民主宣言,而是具體的民主實踐。它既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內容上的整體性、運行上的協同性,也涵蓋了人民參與上的廣泛性和持續性。一是民主選舉是廣泛而生動的民主實踐。中國的選舉是平等的、真實的和發展的。選民通過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選舉規則參與國家機構選舉和基層選舉,不受金錢操控,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出自己信任的人。二是民主協商是中國獨特、獨有、獨到的民主形式。基于共識和理性的原則,各領域各層級通過提案、會議、座談、論證、聽證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就關乎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涉及人民群眾自身利益的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過程中廣泛協商,形成了以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為主要內容的完整體系,充分發揚了民主精神,豐富了民主形式。三是民主決策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環。隨著人民群眾權利意識的逐漸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理性被充分釋放,基層群眾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人大立法和政府決策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了基層民主的功能與價值。四是民主管理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場域。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民主的初心。人民可以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城鄉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民主管理,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與社會事務。五是民主監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防線。為保障民主運行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中國將對權力的監督內嵌于國家政治生活的每個領域和每個角落,形成了配置科學、權責協同、運行高效的監督網,構建了一套有機貫通、相互協調的監督體系。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優良傳統與中國國家治理現實需要的有機結合,是中國式民主的嶄新表達。一方面,作為中國共產黨“三大法寶”之一的群眾路線在新時代條件下找到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的實踐形式;另一方面,人民意志的總體表達和群眾利益的日常表達在“中國之治”的基本前提下找到了系統化、制度化和全面的理論敘述。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國家治理的良性互動從自上而下的維度落實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立場,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真實穩定的實踐場域,在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中實現了民主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