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桂芳、黃夢佳(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要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方法論作為根本遵循。
第一,在大歷史觀中悟透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所謂大歷史觀,就是要跳出一定歷史階段、歷史細節、歷史片段、歷史表象,把歷史階段放到大的歷史長河中去把握,用歷史主題把歷史細節、歷史片段統領起來,把握整體歷史發展的邏輯,探究歷史發展的規律。
要把黨的百年奮斗史放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去把握,放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去把握,放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去把握,放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去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為什么能夠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
第二,運用比較分析法領悟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
比如,在三個歷史決議比較中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主題主線。每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有所不同,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主題是一脈相承的。
又如,在中外比較中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歷史證明,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蘇聯模式在中國站不穩;中國不能“走別人的路”,必須“走自己的路”。
第三,運用系統分析法理解百年奮斗的價值旨歸。
要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四個歷史時期的有機統一。全面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在四個歷史時期創造的重大成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四個歷史時期的連續性和統一性。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通過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貧窮落后的面貌,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要深刻理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與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有機統一,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新形勢下,要從黨的自身建設與執政能力相統一的系統思維出發,繼續全面從嚴治黨,繼續“打鐵必須自身硬”。實踐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十個堅持”既是黨在百年奮斗中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既是運用系統思維客觀總結分析百年奮斗史的結果,也是對成功密碼規律性的系統概括。
它作為一個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功、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經驗啟示,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基本框架和根本遵循。